紫砂壶不是快消品,
除了批量生产成本低廉的灌浆壶,
沾了“手工”两个字,
总不像韭菜似的,割了一茬立马长下一茬,
作为一种手工艺品,
紫砂壶习惯让人联想到耗时、缓慢、打磨等词汇,
所以,很多壶友以为紫砂壶是一把一把做出来的。
事实上,究竟是一次做一把,还是一次做多把,关键在于作者,许多实力派艺人乃至名家大师,花几个月甚至三五年时间创作一个款式的作品,期间反复斟酌、精益求精,说付出的是焚膏继晷、杜鹃啼血的心力,也不算夸张。
因此,在较长的制作周期以及“极低”的“效率”下,一个款式产量极低甚至“只此一件”并不稀奇。
但对大部分陶手来说,还是要通过一定的产品规模来扩大利润。并且,在紫砂壶制作过程中,为了各道工序衔接方便,总是同一款式的作品同时制作几件乃至十几件,这种制作方式,用宜兴艺人的话来说就是一“市”一“市”地做。“市”是紫砂行话,相当于“一次订单”的意思。
紫砂壶坯的制作过程相当繁琐,涉及到各种手工操作,从打泥片、裁切工具、做盖流把,再到整理细节,每做一道工序就要换一次相应的工具和模具,如果每种壶式只做一把,却要频繁的更换工具和模具,制作效率就太低了。
更何况,老话说的好——“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”,在壶坯干燥、烧成过程中还可能会有残损出现。一“市”制作几把壶,好比赌桌上赢面变大,最起码可以保证有一把壶的做工、火候都是好的。
所以,保险起见,紫砂艺人形成了每做一种壶式必定要同时做好几把的创作习惯。
当然,每一“市”具体要做多少把,不仅与个人的习惯的创作的快慢有关,而且还与这种壶式销售量的好坏有关。
由于同一壶式每“市”要制作多件,所用的泥料也基本相同,不会有太多差别;但是,即便模具壶也有不少手工的成分,更别提纯手工壶,同一“市”的紫砂壶尽管十分相像,但也会在器型、纹饰上留下局部性的细小差别。
所以有时在市面上,同一个作者的精品壶往往出现好几件,这很容易让人怀疑其中有伪作,除去他人仿制的因素,另有一种可能便是一次性制作了多把。
紫砂壶外形质朴,工艺可不简单,做少了不挣钱,做多了又怕质量打了折扣。其实,说了归齐,是一把还是一“市”,自有制衡这个“数量”的市场反馈和文化系统,对艺人而言,用心便可,剩下的,市场会给出答案